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昨天(10日)公布,因預計今天(11日)天氣情况持續惡劣,決定所有日校停課、中一註冊亦會延後。不過,今天天氣未如預期的惡劣,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預早宣布停課惹來質疑,陳國基在社交平台發文解釋原因,形容決定是「寧安全、莫後悔」。
陳國基表示,星期三收到天文台匯報未來兩日可能出現暴雨,感到十分憂心,所以召開督導委員會。提到天文台詳細分析「丹娜絲」的預測走勢、相關雨帶以及其南側活躍西南季候風的發展,並預計本港在周四及周五可能會受到暴雨影響,極端情況下全日降雨量預計或超過390毫米,即全年總雨量的六分一。陳國基表示,擔心等到清晨五、六時才發布最新消息,市民可能很狼狽和倉卒,亦可能很多人已出門,造成交通和市面混亂,因此選擇了提早發出預警,超前準備。他強調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數過大、哪怕天氣瞬息萬變而令預測有偏差,都應該「寧安全、莫後悔」,形容這是艱難決定。
陳國基亦言,由於預計7月11日的天氣情況持續惡劣,為確保年輕學生的安全,並考慮到全港大部分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停課對學生的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少,遂作出另外一個艱難決定,就是超前在昨天中午時分公布今天所有日校停課,並將原定今天的中一入學註冊日順延至下星期一( 7月14日)。陳國基指,明白任何停課和更改中一入學註冊日期的決定,都可能會為一些市民帶來不便,亦十分理解伴隨「超前決定」的,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然而年幼、年輕學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考慮。
陳國基全文如下:
我在7月9日收到天文台匯報,預警本港7月10日至11日可能出現暴雨及狂風雷暴惡劣天氣後,十分憂心。一是回想起以往市民在惡劣天氣下返工返學,在街上狼狽行走、舉步維艱的畫面,於心不忍;二是記起7月10日至11日正正是中一入學註冊日的日子,很多家長會帶同小學畢業的子女前往中學註冊,更會有家長帶同派位結果未如理想的子女到不同學校奔走叩門,如遇惡劣的天氣狀況會非常辛苦狼狽。所以我當天第一時間召開了由我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聽取天文台的匯報,為可能出現的暴雨及狂風雷暴惡劣天氣作超前準備。
會議上,天文台詳細分析「丹娜絲」的預測走勢、相關雨帶以及其南側活躍西南季候風的發展,並預計本港在周四及周五可能會受到暴雨影響,極端情況下全日降雨量預計或超過390毫米。390毫米日雨量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香港有記錄以來第五大的降雨量,或者是預計全年總雨量的大約六分之一。
根據天文台同事解釋,暴雨預測與颱風預測有很大分別。在現今的科技下,颱風走勢有較大的可預測性,但是暴雨帶則千變萬化、而且瞬息萬變,越早作出的預測,誤差肯定越大。而且全日的預測降雨量,究竟是全日24小時平均、廣泛地降雨,抑或是較集中在幾個小時內,或是比較集中在幾個局部地區降暴雨,對市民的實際影響和市民個體的感受已經有很大的分別。曾經有天文台的同事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都知道在煲水時,水會在100度的時候沸騰,但是我們不會知道究竟哪些「氣泡」會在哪裏冒出來。暴雨預測就是這麼困難。
而根據天文台在會議當天所作的預測,最大的暴雨預計會在7月11日清晨影響香港。當時督導委員會面對艱難的選擇:究竟是按照慣常做法,繼續等待不斷更新、而且越實時越準確的天氣預報,才作防災準備和應變部署;還是根據大勢預測作出超前準備,防範災害、給市民更好的安全保障?
選擇等待,可以按最接近實時、準確度最高的天氣預測作出應變,降低不確定性,亦可以避免因很可能出現的偏差而被市民質疑;但市民就要像過往一樣,等到清晨五、六點,透過電台電視台的最新消息,才得知最新的天氣警告訊息和各項安排,市民自身的應變應對安排亦會變得很倉猝、狼狽。過往更有不少市民、學生出門後才留意到即時發佈的天氣警告訊息,市面會較為混亂。相反,如果選擇提早預警並作超前準備,則可以讓社會各界提前準備就緒,減低惡劣天氣對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亦可以讓市民提前作好規劃準備,盡量減少對生活的影響和困擾。當然,因為暴雨科學預測的困難性限制,早期預警會有出現偏差的風險。
保障市民大眾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首要、根本任務,這點不容置疑和猶豫。所以我們選擇了提早發出預警,並做好超前準備,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數過大,哪怕天氣瞬息萬變而令預測有偏差,我們都認為應該「寧安全、莫後悔」,根據科學的天氣預測,擔當作為,從市民角度出發,盡早發出預警並做好早期應對方案和措施,全力減輕惡劣天氣帶來的威脅和影響。
督導委員會在會議上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的各種準備,包括渠務署即時在星期三晚為240個容易因淤塞而水浸的地點進行特別檢查及清理工作;路政署迅速再次對行車和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進行檢測;其餘工務部門亦指示員工及承建商隨時候命,在有需要時立即處理突發事件。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及醫療輔助隊等亦做好應急準備,全員候命,隨時準備為有需要幫助人士提供協助。民政事務總署亦動員區議會、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等,向居民發放最新天氣資訊。這種種超前準備都需要資源投入,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
中一入學註冊日方面,很多家長都會帶同小學畢業的子女前往中學註冊。昨天本港天氣十分不穩定,暴雨伴隨着狂風,令不少市民出入十分狼狽。由於預計7月11日的天氣情況持續惡劣,為確保年輕學生的安全,並考慮到全港大部分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停課對學生的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少,我們作出另外一個艱難決定,就是超前在昨天中午時分公布今天所有日校停課,並將原定今天的中一入學註冊日順延至下星期一( 7月14日)。
我們清楚明白,任何停課和更改中一入學註冊日期的決定,都可能會為一些市民帶來不便,我們亦十分理解伴隨「超前決定」的,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然而,年幼、年輕學生的安全,一定是我們最重要的考慮,我們亦希望透過盡早的公布,方便家長和照顧者做好準備。
我亦留意到有市民指,天文台由7月9日深夜起先後5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3度轉發紅色暴雨警告,質疑天文台為何不一直掛「紅雨」。要清楚指出的是,受到「丹娜絲」殘餘及西南季候風「共同發力」,這次的雨勢變化十分急促,每個暴雨警告信號的發出或轉變,都是根據當時的實時降雨數據和科學預測,例如「黃雨」和「紅雨」就分別代表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30和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天文台會因應天氣轉變,發出不同的暴雨警告,並即時透過電台和電視台向市民廣播。
天文台最新預測今日的雨量應該會較早前的預計為少,但天氣變幻莫測,請各位市民繼續保持警覺,留意天文台發放的最新天氣預測和警告。政府各部門會繼續堅守崗位,按準備好的應變部署,致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